2025年3月7日,应我院邀请,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汪洋为我院师生作题为“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(二)》重点疑难问题解读”的学术报告。本次报告由百家乐平台 院长陈光教授主持,法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丁慧教授、副院长刘耀东以及武胜男老师等师生共同参与。
讲座伊始,汪洋教授指出,今年正值《民法典》通过五周年,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两个司法解释对完善法律适用具有重要意义。他强调,立法与法学的功能有所不同,立法更注重价值判断和政策决断,旨在解决实践中的焦点问题,并非解决所有问题,不能以教科书标准看待立法。
在解读司法解释时,汪洋教授分享了诸多深刻见解。他特别强调,司法解释注重规范的实质合理性,其来源包括利益考量、道德层面和政策因素。同时,司法解释还重视价值引导,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舆情,避免引发社会争议。对一些可能引发舆情的条款进行了调整或删除。此外,此次司法解释对法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,案件处理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,这虽然增加了案件的不确定性,但在家事法领域,规则中权衡因素的合理性比确定性更为重要。汪洋教授还指出,随着婚姻家庭编纳入民法典体系,有必要打破婚姻法和家庭法之间的界限,但在引入财产法规则时,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法的逻辑。
讲座中,汪洋教授结合多个实际案例,如假离婚、夫妻债务、同居财产分割、婚内房屋给予、直播打赏、父母出资购房等问题,进行了深入分析。以假离婚为例,他从法律逻辑和实质理由出发,探讨了其离婚效果,以及在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方面的相关规定。在父母出资购房问题上,他提出应将出资和购房分开考虑,明确房屋归属的判断标准等。
随后,丁慧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。同时,回顾了婚姻法的发展历程,强调不能用市场交易法则来对待婚姻家庭领域的问题,并指出汪洋教授的讲座对亲属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本次报告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维风暴,在新学期的第一周开启了学术探索的新征程。相信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职场中,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。同时,我们也期待学院未来举办更多这样精彩的学术活动,为师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。